△关注“闽商报”了解更多前沿商业动态十大配资公司
农业无人机独角兽要上市了
9月25日晚,极飞科技在港交所递表,这是继2021年科创板申请撤回后公司第二次IPO尝试。“就像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,刚高考完交卷了。”创业18年,对于此次IPO,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在朋友圈发文表示。
极飞科技是一家农业机器人公司。根据招股书,极飞在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中位列第二,和一起占据近八成的市场。
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
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1982年出生,福建三明人。彭斌的技术天赋早年便已显现,初中时期他就开始组装航模,高中阶段能跟随专业杂志调试电路。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后,其一路攻读至博士学位。
即便进入技术高手如云的亚洲研究院,彭斌也仅用2年内就获得了微软最有价值专家荣誉。
2007年,彭斌毅然从微软辞职,回归“极客”身份,凭借热爱与兴趣与一群技术爱好者组建了无人机设备研发团队。在团队组建的前三年,彭斌还未确定将业务方向定位农业无人机。与彼时的大疆等无人机产品类似,航拍、模型等常规消费级产品是团队的主攻方向。
直至2012年,极飞科技公司成立,彭斌都仍然将目标聚焦于消费级应用。不过随着彭斌团队不断尝试新的无人机应用场景、寻找新商业变现方法,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需求很快出现在团队面前。
彼时为了从0培育农业无人机市场,提前抢占应用的广阔前景,彭斌团队迅速开展针对性研发,很快在2014年前后完成原型机试飞。
招股书显示,2015年,极飞科技从劳动环境最恶劣的农药喷洒工序入手,推出了农业机器人的先导产品电驱动多旋翼自主作业农业无人飞机。
自2016年起,极飞科技就频繁获得资本关注。截至2021年末,极飞科技首次上市冲刺上市,公司已累计完成10次融资(含股权转让),累计获投金额超17亿元。
其中,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间的4次密集股权转让、融资期间,佰山投资、软银、创新工厂、广州越秀区国资等“老股东”纷纷加码参投,争取获得公司上市前更多股权。
令人意外的是,极飞科技仅递表半年就折戟而归,但并未“吓退”各路资本。
在撤回IPO申请的第二年,2023年秋季,极飞科技接连完成两轮融资。其中,创新工场第三次加码,投资1000万元,广州国资也第二次加码,参投1500万元。而联通创投则以2550万元的筹码,成为极飞科技的新晋股东。
2024年极飞营收破10亿元,实现扭亏为盈,净利润为7040万元。极飞主营业务为农业无人机,目前正扩展向无人车、农机自驾仪等更广泛的农业机器人领域。
截至2025上半年,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营收为6.63亿元,占比达89%;农机自驾仪营收0.13亿元,占比1.8%。而围绕上述农业机械,开展的农场联网解决方案、配件销售则分别创收0.28亿元和0/29亿元,占比分别为3.7%和3.9%。
相比2021年的连续亏损,极飞此次的成绩单更拿得出手了,但不容忽视的挑战是:来自行业巨头的竞争压力、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等,极飞能否在IPO后继续保持增长动能,仍需市场检验。
根据此前的招股书,极飞2018年至2020年的营收分别约为3.2亿元、3.6亿元、5.3亿元,彼时净亏损分别为671.7万元、3970.3万元、6084.6万元。而2022年至2024年,极飞的营收来到从6亿元增至10.66亿元,2022和2023年的亏损分别为2.5亿元、1.3亿元,2024年扭亏后净利润为7041万元。
最近的2025年上半年,极飞营收为7.45亿元,同比增长2%;期内利润1.3亿元,同比增长49.1%,毛利率为34.3%。
在去年的一次媒体交流中,彭斌曾谈及转亏为盈表示, “推动赚钱的一个原因是大环境压力”,时代在变,2020年行业谈的是融资、烧钱,做大做强,但今天则是开源节流、让公司活下来,“成本控制住,销量搞上去”。彭斌坦言,今天还在亏损的企业很难熬到未来。
不过,招股书提及,过往期间的收入不能作为未来表现的指标,随着持续扩大业务运营以及投资研发,未来公司的成本及开支将有所增加。若无法产生足够的收入并管理开支,未来极飞可能也会亏损。
极飞的收入来源于销售农业机器人,包括农业无人机、农业无人车、农机自驾仪、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及配件。但整体农业机器人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,目前来看,农业无人机还是极飞主要收入来源,2024年这部分收入占比为87.8%。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89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74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53.3%,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将增长至200亿元。
低空经济正热,农业劳动力短缺、精准农业需求提升为行业提供增长基础。但另一方面,这一行业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紧张的国际贸易环境,同时技术在快速演进,还需要密集的资本投入。
据弗若斯特沙利文,极飞在全球以及中国的农业无人机市场中位列第二,2024年市占率分别为17.1%和20.8%,但行业龙头大疆在农业无人机领域市占率超过50%,形成明显的规模与品牌优势。
招股书在提及风险时表示,部分现有及潜在竞争对手可能具有竞争优势,拥有更多的资源、更大的客户群或更高的品牌知名度。如果无法有效竞争,业务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。
海外市场正在成为极飞增长的关键动力,但也带来不确定性。2022年至2024年,极飞境外业务收入自1.5亿元增长至3.7亿元,海外市场占总收入的比例升至34.8%。招股书提及,考虑到世界耕地面积是中国耕地面积的10倍以上,农业机器人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。
但国际贸易政策变动、关税风险等也是出海的潜在挑战。招股书指出,美国在2025年多次调整对华关税税率,最高阶段曾达125%,目前维持在10%以上,未来仍有变数。若未来关税成本无法转嫁至客户,或主要市场进口政策收紧,极飞的利润率与订单规模可能受到直接影响。
此次招股书并未透露公司估值,不过就在今年7月,胡润研究院曾发布《2025全球独角兽榜》,其中提及极飞科技估值为73亿元,位列榜单第1183位。
极飞此前经历多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、百度资本、软银愿景基金、联通广新基金、创新工场、广州越秀资本等。IPO前,彭斌持股为29.01%,软银通过SVF持股12.86%,广州越秀持股1.43%。
若极飞成功闯关港交所,中国农业科技也将讲出更多故事,但行业竞争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等因素,仍构成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。此次上市能否为其带来新一轮发展动力,仍需观察市场接受度与公司后续战略执行效果。
来源:第一财经、科创日报
编辑 | 肖泽峻
审校 | 杨柳青
陈景河港交所敲钟,市值逾3100亿
莆田“隐形金表大亨”成功在港IPO
关注闽商传媒视频号
免责声明
1、整理、转载此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号的观点和立场。
2、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部分图片来自网络。为尊重知识产权,本号尽量标注每篇文章、每张图片的来源;若有来源标注错误、侵权或不愿意被转载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在30日内与本号后台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!
汇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